作者:女生三年级 纳爱
中国茶的起源,到目前为止是众说纷纭,争议未定。历经千年,茶,不仅是简单的文化,它是一种生活,它,更是人性。 中国人饮茶,注重一个“品”字。品茶指鉴别茶的好坏。品茶,亦如品人,更是品味人性。 敬上第一杯茶,你是一个陌生人。慢慢品来,入口醇苦,你体会到了人性中的冷漠。 2011年10月13日,佛山一位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,然后两辆车毫无人性的从幼小的身体上辗过,十八个路人从血肉模糊的肉体旁边匆匆经过,却没能留住一个人的脚步,没人伸出援助之手,最后,一位拾荒阿姨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。10月21日,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而离世。我们的社会如此冷漠,冷漠麻木到了如此令人发指的地步,人们的良知呢?小悦悦死了,两辆肇事车的司机逃了,十八个过路人离开了,他们还活着吗?不!他们死了,形同死尸。 冷漠是掩藏内心深处的腐朽,它悄无声息的吞噬着心,吞噬着人的灵魂。冷漠比死亡更可怕,死亡仅仅只拿走了人的生命,而冷漠却吞掉了人的思想与灵魂。以致于连最基本的道德意识都被忘却了。 再奉上第二杯茶,细嘬一口,入口甘醇,余味绵长,你觉得不够,贪婪的仰杯喝下,反而被烫到。 人有渴望并不奇怪,但上升为欲望再延伸为贪婪的时候,它就好比猛兽,发狂时无限止的吸取自己所渴望,却又得不到的东西。豺狼的贪欲止于食欲,而人性的贪婪却永无止境。得到一朵红花,就渴望整个春天。得一寸,则想进一尺。由伊本.阿巴斯传输,安拉的使者(愿主福安之)说: 假如一个人有一山谷的金子,他会想能有两山谷的金子。只有黄土才能填满他欲望的口,而安拉承领忏悔者的忏悔。 看了太多的例子,古有世界首富和珅受贿,今有杭州保姆纵火为财,这似乎永远都在告诉你,人性,是贪婪的。国家的廉明政策对比人性的欲望,在《人民的名义》这部电视剧中体现的淋漓尽致。它每一次反腐行动,都能打到一批大老虎,为人民服务的宗旨,在贪污者那里变成了利欲熏心的手段,从一个个上位者又再度沦为阶下囚。什么是困住他们的那一道墙,不过就是心中那无法自抑的贪念。贪婪的人就像是一个圆,只会以自己为中心不断扩张。安拉在尊贵的《古兰经》(92:11)里说:(当他沦亡的时候,他的财产于他有什麽裨益呢!)”钱财乃身外之物,生不带来死不带去,又何必将拜金主义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?安拉在《古兰经》中已经指示我们,不信道者以大地上所有的财产,再加上类似的一份,去赎取复活日的刑罚,他们的赎金不被接受。 第三杯茶,我希望你清醒。人性贪婪自私软弱,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我们是一个畸形的群体。我们知道抱怨,抱怨社会的不公,抱怨人世的冷漠,抱怨人性的丑陋。孰不知,其实我们就是这些丑陋现象的制造者和参与者。 所以我们无需指责这个社会怎样的丑陋,我们无需指责别人怎样冷漠麻木,因为这里面包括你也包括我。我们只能自省,我们只能自律,我们只能从自己做起,不做丑恶的制造者,不做丑陋的参与者。 南非首位黑人总统,被尊称为南非国父的曼德拉说过这样一段话:“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,那就保持沉默;如果自觉无力发光,那就别去照亮别人。但是,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;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洋洋;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热情的人们。可以卑微如尘土,不可扭曲如蛆虫。” 我们不能等待,我们不能观望,我们只能从自己做起,从我们的良知做起,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不至于如此肮脏,我们的人性才不至于如此麻木不仁。安拉在尊贵的《古兰经》(99:7-8)中说:(行一个小蚂蚁重的善事者, 将见其善报; 作一个小蚂蚁重的恶事者, 将见其恶报。)”在今世我们各有各的路,各有各的选择,在后世我们各受各的苦,各享各的福。安拉是清算严厉的。是明哲的。 茶已经喝完了,人也该散场了,在你离去之前,我希望告诉你:你可以忘记我,但愿你不要忘了这三杯茶—— 一盏淡茶生津止渴,一盅热茶暖心暖肺,一杯浓茶醒脑提神。这三杯茶,煮的是人性,喝的是人生,品的是余味无尽。背上你的行囊,踏上你的行程,我相信,你在茶中总能找到为人之本,处世之道。 因为茶,不仅仅是文化。更是人性。